2013/12/26

TED的開放與失控

由於創新營運模式、受歡迎的新知內容,加上網路病毒行銷的力量,創辦於1984年的TED大會在2002年由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接手後,如今已經成為一年營收4500萬美金的世界性組織。

TED意指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然而TED演說的主題並不僅限於科技、娛樂和設計,不但常會出現教育、文化、商業、科學、藝術、人文關懷、社會永續發展等話題,也常邀請藝人與藝術家表演。

2006年TED決定將所有演說放上網路,在社群網路Facebook, Youtube, Twitter等推波助瀾之下火速竄紅。2009年,TED開放外界以其品牌在世界各地舉辦獨立活動,名之為TEDx,至2013年全球已經累積超越五千場。

TEDx原本預期這種具備開放網絡精神的作法能夠迅速拓展品牌影響力以及多元內容,沒想到第二年就開始失控,許多未經管理的偽科學、迷信、胡謅、銷售之內容被專家及媒體踢爆、嘲諷。

例如,主流雜誌《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抨擊TED已經淪為荒謬可笑的組織,甚至原本不喜歡其菁英色彩、昂貴票價與做作的傳達模式的人們也趁勢群起攻之,原本開放創新的美意,帶來嚴重的公關品牌危機。

在《哈佛商業評論》中,作者妮洛佛.莫晨(Nilofer Merchant)指出,TED反省之後迅速採取三個行動,一、聆聽、澄清,並制定更嚴謹的準則;二、重新強調共同的目標,以連結群眾;三、分層控管開放模式。

TED為開放網絡的領導者上了重要的一課。TEDx的遭遇很可能會在各種開放創新的情境中發生,領導者不必幸災樂禍,重要的是如何避免參與者失控與如何準確迅速地處理類似的危機。




成功學正向思考係蝦米?

【成功學正向思考係蝦米?】
我認為「成功學」、「正向思考」這些以表象論斷人生的流行風潮是金錢時代的新教派,是過度簡化人生、嘲諷理智、逃避現實的「不正常思考」。不但不切實際,甚至危及創新。

流行成功學與正向心理學反映了一種「成功者謬誤」(The Survivorship Bias)的現象,意指所謂成功者的能見度遠高於一般人或失敗者,人們總會高估成功的機會與模式,誇大成功光鮮亮麗的一面而忽略了其中的代價,無法面對現實,成為追求成功錯覺的犧牲品。另外也反映了「確認謬誤」(The Confirmation Bias)的現象,也就是將一切複雜資訊套用到成功與正向框架的傾向,而失去反覆確認的能力。

避免陷入成功學與正向思考迷思最好的方法,就是時時警覺自己的思考模式是否理智、正常、面對現實?時時反思自己是不是講道理?以及,不妨多參考失敗的案例,提醒自己反向思考,釐清所謂成功與正向背後的真相。



複製長毛象

人類的科技早已能將人類丟到太空,能夠餵飽所有人,能夠一瞬間殺死數十萬人,能夠複製早已絶種的長毛象,卻無法解決數十億人赤貧及缺水的問題,實在是很弔詭的事。




兩根髮絲

[wow] 早在195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費曼提出未來晶片的儲存能力:只要兩根髮絲的寬度,就能夠儲存有史以來(至1959年)所有書籍大約2400萬冊!若是以書的形式印出,總重約80萬噸



2013/12/09

商務艙的兩個世界

商務艙的兩個世界

記得之前和爸爸聚餐,他說了個真實故事。


有位我要叫堂嬸的遠親長輩,
五十多歲,是上市電子公司創辦人董事長,
她出國總是坐商務艙。

前不久有一次出國,旁邊坐了一個小伙子,
在飛機上這位小伙子很客氣跟這長輩聊起來,
他自我介紹是玩樂團的,
長輩心想這小伙子這麼年輕,模樣新潮,出國坐商務艙,還說是玩樂團的,也許是什麼闊綽的富二代,
她也介紹自己是上市電子公司董事長,這小伙子不知道這家公司。

台灣上市公司有錢有勢的董事長也許很吃得開,但沒有知名度不足為奇。
重點是,這小伙子的介紹是這樣的:
「您好,我是玩樂團的,我是五月天的阿信。」

我堂嬸不知道什麼是五月天,當然也不知道阿信。
她慈祥回說,
「玩樂團也可以賺不少錢喔?加油喔!」


父親說完,我們都笑翻了!
(阿信,如果不是真的,請通知更正。哈哈哈!)




曼德拉生平紀要

[曼德拉生平紀要]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因人權運動被當局囚禁約27年之久,46歲入獄,72歲才獲釋,幾乎一輩子都被關在監獄裡。然而這一切反而使他更堅強。他出獄後展現自嘲式的幽默、活力、勇氣以及偉大的寬恕力量,讓他成為當代最被推崇的政治家之一。

1918年,
曼德拉誕生,父親是一位大酋長的高級幹部。
1943年,
25歲,曼德拉加入非洲人國民大會(非國大),後來成為非國大青年團的創始人和主席。
1944年,
26歲,結婚生了三個孩子,1957年離婚。
1952年,
34歲,獲得學位後取得律師資格,在約翰內斯堡與朋友共同創辦南非第一家黑人律師事務所。發起反對種族隔離政策運動。
1956年,
38歲,曼德拉被控叛國,經過四年的審判,當局取消指控。
1958年,
40歲,曼德拉與第二任妻子溫妮結婚。
1960年,
42歲,南非警察在沙佩維爾鎮向黑人示威者開槍,69人被打死,非國大被迫地下化,行動漸趨於激烈。
1964年,
46歲,曼德拉被判終身監禁。被關進羅本島上的重刑犯監獄,在採石場勞改。羅本島上囚禁18年之久。
1968到1969年期間,
50歲,曼德拉母親去世,長子車禍喪生,皆無法獲准奔喪。
1980年,
62歲,流亡海外的曼德拉朋友坦波發起要求釋放曼德拉的國際運動,國際社會加強對種族隔離時期南非政府的制裁。
1990年,
72歲,2月11日曼德拉在被囚禁27年後重獲自由。南非總統戴克拉克解除對非國大的禁令。
1993年,
75歲,曼德拉與戴克拉克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1994年,
76歲,5月10日曼德拉成為南非首位黑人總統。
1996年,
78歲,與第二任妻子溫妮離婚。
1998年,
80歲,與莫桑比克已故總統的遺孀格拉薩結婚。
2013年,
12月5日曼德拉於約翰尼斯堡家中病逝, 享年95歲。

(Ref. BBC)





戰術與戰略

歷史上的今天,1941年12月7日(美國時間),日本發動珍珠港事變,戰果優於當時日軍所推演預期,在「戰術」上是一大勝利,然而卻是「戰略」上一大失敗,種下日本一連串毀滅性慘敗、軍國政體滅亡的遠因。

這樣的戰略失敗,除了決策錯誤,並且因為五六個具體的失誤所造成,奇襲戰術成功當下,日軍相關單位歡騰慶功,但是最高司令官--曾留學哈佛大學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整合情報之後,就知道在戰略上日本完蛋了!

這段回顧影片在剛剛的國家地理頻道看到,令人感慨。

當我們為戰術成功而高興時,是否也正是戰略失敗的開端呢?當我們為戰術挫折而悲憤時,是否也正是為了戰略成功所不得不為呢?

戰術與戰略,其差異大矣!





理失,求諸神。

台灣最普遍的罩門是「理盲」,
來自於不求甚解,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是問大家「今天背對幾題考了幾分?」,
而不是「今天問了什麼好問題?」

班固《漢書·藝文志》說「禮失求諸野。」
台灣則是「理失,求諸神。」
所以價值錯亂的怪力亂神一大堆。

2013/12/02

台灣的奴性、荒謬與悲哀

這位命運多舛的可憐頭號靠爸苦命男,
此生坐享家族政商資源,
錦衣玉食還討個美嬌娘,
第一個正式工作就是短暫的董事長,
憑什麼資歷證明他有能力治理台北市?

如果真的當選台北市長,會是台灣式另類奇蹟,
弔詭的是,這奇蹟發生的機會不小,
也從而見證了台灣的奴性、荒謬與悲哀。

讓大家見證台灣的奴性、荒謬與悲哀,也算是連勝文的貢獻吧?


http://whiteeyeishere.blogspot.tw/2013/12/71.html